昨晚因為看中醫關係,夜宿台北新窩。
但又想起女兒正在期末考,睡前還是打電話關心一下,還有~每次她考試我都幫她煎荷包蛋,但星期四我會缺席。

電話一通,正巧是她接的。
我問:今天考試還順利嗎?
她說:媽媽,我國語只考98分也,有一題不會!
我說:沒關係,盡力了就好!早點休息,明天也要加油ㄜ!明天~有把握嗎!
她答:有!嗯~我會加油!

::::

今天晚上,她告訴我一件事

同學都好羨慕我哦!
他們的爸爸媽媽都會問為什麼沒有考一百分?但是媽媽都會說:盡力了就好,好好哦!


這樣的事也讓女兒成為被羨慕的理由,真是有趣!!

爸爸一直在強調:讀書是一種習慣
我們也一致認為重要在理解及過程,而不是讀書只為「得到一百分」,也不要讓一百分成為一種壓力,不希望讀書只為考試,及用是否一百分來評斷小孩的能力。

很多小孩,自己其實也很在意同儕的比較,也因此非常的上進與努力,如果家長不能體諒而只在乎是否拿一百分,實有不妥!有時候沒考一百分,也許問題出在出題上,而非能力問題。

舉例:第一次期中考她很懊惱數學考76分,她從沒拿過這樣的分數。
後來一問,原來班上一個90分以上的也沒有,居然這是整個三年級普遍非常慘敗,那次的問題即出現在出題的問題,出題超出三年級生的學習範圍及題目的語意不當,因次造成普遍的不理解。若不明究理,只因沒有一百分而處罰或責備小孩,便是不智之舉。

::::

她愛看課外書、有時上課會不專心(但老師敎的應該是有聽進去啦)、寫功課很慢,偶爾讓老師頭痛。
這次期末考,四科她拿了自然100、國語98、數學96、社會96。
不是炫耀她成績好,只是覺得~「讀書是一種習慣」這話應該不假,她或許常常上課不專心、做功課慢吞吞,不過她可能是在第一時間把老師敎的都聽進去了,喜歡讀加上能理解,一切進行會順利不少,她缺少的是「細心不足」,常常未達一百都是出在這個原因。

::::

一百分,有那麼重要嗎?
相形於分數,「過程與理解」或許更重要吧!
盡力就好,錯了~理解了就好。
留一點空間,有時還更能看到他們的進步噢!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ulie01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