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去年第一次計畫去京都時,在卓大姐借我的一本MOOK旅遊書上瞧見【一澤帆布】的介紹,逛布包店即已排入我的預定行程。我沒有特別喜歡帆布包,也不是【一澤】的粉絲,但是此行京都卻說什麼也想去逛上一逛,非買它個包不可。

我想:「為什麼店裡總是擠滿人潮、人手一包或多包?會有一定的道理,自己去瞧瞧!」但是~書上提供的店家網址其實一直不通的!直到在背包客站上看到網友的分享,我才又發現了『一澤信三郎布包』,及一些背後的故事(在最後簡述,有興趣的人可以小瀏覽一下)。

*新舊一澤不同的風貌*

【一澤帆布】與【一澤信三郎布包】一個很質樸,一個很時尚,是這二家店給我的第一個感覺。從店面陳設到商品本身,都可以感到很大的不同。二家店就在東大路知恩院這路口附近二側對望著。

先到了【一澤信三郎布包】
  

傳說中,他們的商品每天限量上架,去晚了你只能望而興嘆!所以我趕著早上去。。

店內商品依質感、花色、款式、功能不同(如:素雅堅固耐用的帆布包,時尚典雅又不失傳統的布包系列),琳瑯滿目、多樣化,果真的有能力滿足不同客層的需求。

再回想網友的圖文介紹,像是照片中自店門口排至隔巷的長長人群、空空的展示架、每人限購數量的標示,我要說那天的我真是何等幸運!不但沒遇到人龍,全店商品更是滿滿的任我挑選,以至於我整個人淪陷在【一澤信三郎布包】裡。

到店前我做過功課的,首先搜尋我的理想包,然後逐一試背。比較大型及價格在¥12000以上的包包每款僅展示1-2個,所以儘可能把中意的先握在手上很重要,因為一放下其他人便立刻取走。

完了,我再進了【一澤帆布】
   

應該可以用古樸來形容吧,這是整家店給我的感覺。一進店,就看到馬友友許多年前到店留下的簽名包。
與對面的布包店相比,人氣相對很不旺,很多人都跟我一樣~提著【一澤信三郎布包】紙提袋再順道逛進來。店面不大,很快就可以看完,原因是款式不脫那幾樣,最大的不一樣在花色及一些小細節的變化上。其次,一澤的包,清一色是素面的,只有顏色不同而已。

這裡的「人」與「包」,還是可親的,對顧客及商品的服務也還是貼心的。及很多網友對舊一澤的故事與傳統還是著迷的,對舊一澤的商標還是愛著的。


 
我的戰利品
幾經淪陷,最終我還是戰勝了自己的物慾
我在二店各挑一款樸素的小包,這剛好合適我的個性!
( 其實是下不了手吧!布包~下回再來瞎吧!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::::

「對一件事專注」的偉大

不就是一個布包嗎?
就是一個布包而已,但他們認真的把它做好。
每個布包都是人工車製而非自動化量產,提供終身保固,而且「一家店」服務全世界的布包迷。

很多人對【一澤帆布】的著迷,因為它的故事與歷史;
更多人對【一澤信三郎布包】的熱愛,因為深信與支持信三郎先生對布包所灌注的熱情與執著。

【一澤信三郎布包】 http://www.ichizawashinzaburohanpu.co.jp/cgi-bin/index.cgi
【一澤帆布】 http://www.ichizawa-hanpu.co.jp/top.html

 

  :::: 

 一澤家的故事。

大約是在創辦人辭世後,兄弟間因遺囑鬧雙胞爭奪【一澤帆布】繼承權案,最後導致分家的故事。最後,一直以來實際參與經營的信三郎先生敗訴,出走【一澤帆布】後由原一澤全體職人力挺,另開創了【一澤信三郎布包】;而勝訴的兄長則純粹因爭權而來,一度因老職人及供應商集體出走而關閉,後再另聘師傅重新復業【一澤帆布】。而且二家店就在東大路知恩院這路口附近二側相望著。

::::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ulie01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