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最常做紅燒牛腩,最近在想我可以來做點別的吧!

三天前的午休時間我走到公司附近的市場肉攤去切了塊五花肉回來,看看別人的食譜,晚上回家就玩玩看。網路上的紅燒肉一打關鍵字就可以找到很多線索,有些記得很潦草,有些讀一讀就覺得不太有邏輯,最後決定參考吳恩文的版本(其實也是觀眾及聽眾自行記錄的版本,讀二篇也都記得有些出入)。

吳恩文這道[客家紅燒肉]是一道家傳菜,太有故事,也充滿了他對家人的記憶。
這道菜命名帶著[客家]二字,直覺地想到[客家小炒],用料有:乾魷魚
蝦米香菇,需要薑來爆香,然後把切大塊的五花肉用大火煎得微焦黃,要燒得晶亮,把海味肉味道山味燒成一鍋。其中乾魷魚缺貨就給省了,沒有薑我改用蒜頭爆香,也沒砂鍋改用瓷湯碗用電鍋燉,其餘都有了,湊合著煮一回試試看。

頭一回的試作,個人覺得是有樣子了。
大概是燉煮前先炒十來分鐘,加上之後燉煮時間不足緣故,入口的紅燒肉咬感不是很滿意,肥肉部分還不到Q的程度但豬皮部份很Q,整碗也太油了,不過醬色及微辣的口感挺好的,香菇很入味,蝦米好香;後來再燉過一次之後改善不少。

加了蝦米
香菇的紅燒肉,風味的確勝過單純的醬油燒肉,但孩子不喜歡蝦米的海味,卻說是[臭]。


::::
 




材料:
五花肉2斤、蝦米1大匙、乾香菇10朵、乾魷魚半隻、薑1塊、紅辣椒2支

調味料:醬油6大匙、米酒2大匙、冰糖2大匙 
 
做法:
  1. 魷魚泡水20分鐘後剪成小條狀,薑切片、五花肉切大塊,香菇蝦米泡水。 
  2. 起鍋熱油放入薑片爆香後,把五花肉放入煸炒約15分鐘直到沒有血色、表面微黃。轉小火,再把香菇、蝦米、辣椒等放入拌炒,接著放入醬油、冰糖、酒調味。 
  3. 等五花肉上色後,把魷魚放入炒鍋中加水淹至肉後,轉小火等湯汁煮滾後,移至砂鍋中以小火煮30分鐘即可。 
  4. 青江菜放入滾水川燙後撈起,擺盤再把五紅燒好的五花肉放入盤中間即可完成「客家紅燒肉」。   

::::

 
食譜常常是[僅供參考]而非絕對,是提供線索與方法,而不該被他框住。

這次試作,只買了100元五花肉,乾魷魚缺貨就給省了,沒有薑我改用蒜頭爆香,沒砂鍋改用瓷湯碗用電鍋燉,也沒準備擺盤的青江菜,其餘都有了,湊合著煮一回試試看,玩過就會有心得。

噢!這也是一道適合入便當的菜,TOM說很好吃。
像這樣 。。。


 
arrow
arrow

    julie01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